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
千分一公益网

 找回密码
 点这加入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快捷导航
搜索
查看: 6469|回复: 0

(转帖)张伟:公益圈中的“理所当然”现象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4-6-10 15:35:3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公益圈中的“理所当然”现象
——读熊培云《被缚的“蜘蛛侠”》有感

作者:张伟

         熊培云在《被缚的“蜘蛛侠”》一文中,提到了“行善者”和“受助者”两种冒险,大致分析了一方面资助者期待感恩,另一方面受助者不但不感恩,甚至逼捐,索捐的现象。笔者联想这几年从事公益服务的体验,感同身受,想一窥这背后到底是一种什么的心理动机。
      笔者从事的公益机构,是服务一些公益组织和公益行业个人,也会间接服务一些需要帮组的弱势群体,自然也会接触资助方。本文将从资助方,公益机构,服务对象这三个公益生态圈中重要的方面来分析各自认为的“理所当然”的现象。
      首先是资助方的期待感恩和地位优越感的“理所当然”的心理。笔者不止一次听到一些助学组织抱怨,有的资助人提出希望自己资助的孩子能够及时给自己反馈(其实就是感谢信),能够分享自己的信息让自己的孩子感受贫困,甚至还有人提出希望资助的孩子成绩在班级前多少名,样貌如何等等过分的要求。这种帮助背后,还是一种优越感在作祟,认为被资助方理应感恩,最后满足自己一种“行善”的自我救赎或者满足感。家里有个亲戚也资助几个农村地区的贫困孩子,就对几个被资助对象有不同的评价,平时有写“感谢信”的,就被认为“懂事”,而有一个孩子一直没有主动联系,就被认为“不礼貌”。这个亲戚愤愤的说,你们公益机构要教育这些孩子,这么多钱就是扔到水里还有个响声呢!
      如果说普通的捐助人,还没有正确认识公益慈善的方法,但是一些专业的资助机构(基金会)有时也冒出这种“理所当然”的心理,就让这个行业倍受伤害了。笔者也经常耳闻草根组织对某些“大牌”基金会的抱怨:态度强硬,办事官僚,打款拖延等等。这也是为什么,去年的“百家NGO眼中的基金会”评选中,基金会和被资助组织的关系就是评价的重要指标了。
      其次是公益机构,特别很多做的其实是资助人和服务对象中介服务的机构,本应是专业机构,也有各种“理所当然”的心理。最直接的一个表现就是,认为自己提供的服务,服务对象“理所当然”的应该接受。虽然公益行业的各种名目繁多的培训,无论是机构使命,还是项目的逻辑框架,还是和服务对象的沟通,都反复强调“一切从需求出发”。但是这些理论,看似很有用,但到实践起来就是泪?笔者知道的一家服务机构,做针对草根组织的能力建设服务,完全按照项目设计的逻辑框架,不遗余力的进行大量的前期调研和沟通。每每沟通时,各家伙伴组织给的信息都是需要各种各样大量的能力建设服务,机构也就“理所当然”的提供各种看似符合他们迫切需求的“服务”。但是事实上,从出勤率,到课程中的参与,过后的评估,特别是最后行动和变化评估,和当初调研的信息有着巨大的落差。
      很多做一线服务的公益机构,也经常落入这样的陷阱。一个完全按照“需求”调研设计的项目,而且免费,最后落入要硬拉人来充数——这就是笔者看到的一些社区服务项目的尴尬处境。然后项目方非常苦恼:为什么这么好的服务,还免费,怎么就不接受呢?
      在处理基金会等资助方的关系时,很多公益机构也会不小心冒出“理所当然”应该被资助的说法:基金会不支持我们,那他们的钱怎么花——笔者常常听到一句霸气的话。
      最后,也是笔者最为担心的,服务对象的“理所当然”受助心理。
      笔者的服务对象中,有很多是服务边缘群体的组织。一次接到一家组织负责人的电话,用近乎命令的口气要求笔者去出席一个活动。笔者强烈的压制着火气,启用“非暴力沟通”模式,和这个负责人小心的探讨:为什么你觉的我必须要过去呢?他的理由是,这本来就是你们的“使命”和工作啊!后来发现,这家组织对所有的合作方,基金会,企业,媒体等几乎都是这个态度。而笔者发现,很多草根组织都有这样长期被压抑后的“理所当然”的心态。在去年笔者机构组织的一个公益机构和媒体的论坛上,本来初衷是希望搭建公益机构和媒体沟通的桥梁,结果现场成了一边倒的公益机构的“忆苦会”和“吐槽会”。结束后,一个媒体朋友惊讶的问笔者,这些机构心态怎么这么扭曲?为什么让我们媒体觉得是亏欠他们呢?笔者苦笑的说,他们的确被遗忘和压抑太久了,多多理解吧。
      一次笔者所在的机构组织为一个大型公益活动进行筹款,一家当地的企业答应给10万,虽然离筹款目标还有距离,但是我们还是很兴奋向各个合作方发布了这个利好消息。其中一个合作伙伴不知是玩笑还是当真,就评论了一句:这么大的企业就给这么点钱?可能在很多人潜在的逻辑里,这些有钱的“金主”理所当然的需要多付出些!谁知这句看似玩笑的话提醒了那家资助企业,他们也在考虑万一最后资助的结果是有损企业形象,被人评论小气,那就得不偿失了,所以紧急通知我们停止资助。
      还有一次,笔者参加一个电台节目,宣传相关的公益服务信息,不小心留了自己的私人电话,自此连续接到一个因为工伤而瘫痪在床的病友的电话。从一开始和笔者分享自己的经历,自己的思想,让笔者感到同情,到一步步的要求笔者提供各种帮助,甚至最后希望笔者帮忙联系好心人捐一个英语学习用的跟读机。这当中的体会让人无法平静,为什么自己的不幸就一定是别人“理所当然”付出的理由?
      总结以上三种“理所当然”的心态,除了有些是因为自己一厢情愿的找错了问题,所以给错了答案,但就在处理与其他各个方面的关系上的问题,笔者解释为一方面客观上公益行业发展目前还太初阶,缺乏经验,很多分寸和关系还把握不好。但另一方面公益圈各个方面真心需要觉察自己的心态。作为很多公益机构倡导的一种理性、平等的社会建设方向,其中的原则一样适用于处理与各方关系的具体实践。如果各个方面都先做好自己,平等的对待各个相关方,既不是乞求,也不是强制,而是在寻求一种共同目标下的合作。平等的协商,少一些抱怨,多一些平和的心态,这样岂不是一种更加理性的态度呢?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点这加入

本版积分规则

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千分一公益网 ( 粤ICP备15081700号-2 版权所有©东莞市鸿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  

GMT+8, 2024-3-29 23:47 , Processed in 0.149566 second(s), 24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